近年水耕種植在香港大行其道,配合政府支持農業現代化的政策,本地愈來愈多不同類型的水耕種植場出現。在新冠疫情持續下,原本從事室內設計及裝修工程的李志明(Simon)發現,市民更加關注身體健康和食物安全,加上他一直希望實現他多年來的農夫夢,於是決定在今年開設科農舍(i-FARMED)水耕種植場,致力為大眾提供優質安全的新鮮蔬菜。
Text/ Annabel Lo Photo/ Cheung Chin Yui
不少人視水耕種植為農業新潮流,究竟這耕種方式與傳統耕作有何分別?科農舍創辦人李志明指出,兩者的最大差異在於無土栽種,避免農藥殘留及土壤侵蝕等問題,水耕種植透過礦物質提煉成的營養液、人工光源為作物提供所需養分,並以水循環灌溉,整個過程無農藥、無防腐劑、無蟲害,作物品質相對安全。「科農舍以無塵室栽種蔬菜,員工進出時需要經過嚴格的消毒並換穿保護裝備才能進入種植場,這樣能夠有效解決病蟲入侵的問題,所以蔬菜可以不用清洗、即採即食,由種植場送上餐桌直接享用。」
除了安全、方便的優點之外,Simon表示水耕種植靈活性高、選址彈性,配合垂直種植裝置及環境控制技術,能夠提高植物產量,不但適合在地少人多的香港進行,更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用水效益。「水和營養液都會循環再用,所以水耕種植採用的滴水灌溉法的用水量比傳統耕作少80%,節省用水。」
悉心照顧 建立微型生態系統
他分享,場地、技術配套等前期投資固然重要,而在後期每個步驟的悉心照料同屬關鍵。「從挑選種子至採修作物,甚至是銷售和維修,科農舍也會親力親為。首先,我們會從意大利、法國等地訂購種子,之後再開始播種培植出幼苗,當菜苗長出根部就可移到種植架,配以適當的營養液供給養分,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即可收成。」當然,整個過程需定時調節光源、水分,監測植物的EC值、酸鹼度、溶氧量等等,根據植物的特性或生長情況去調整環因素,確保最佳的生長狀態。
事業轉型 實現農夫夢
其實香港自1960年代起就有水耕種植出現,隨後政府亦曾進行大量研究,但直至2013年才設立本港首個「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」,向本地農民介紹及示範相關先進技術和設備。當時Simon對此耕作方式已經很有興趣,惟技術配套及器材的發展尚未成熟,成本較想像中昂貴,所以一直都沒有動手做。這些年來,他持續從閱讀和研究中學習水耕種植,最終在今年實現夢想,展開自己的第二事業。「在疫情之下,原本的生意不免受到影響,自己又差不多到退休年齡,心想不如把握機會轉型,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。因工作關係,本身累積了裝修的知識和相關人脈,決定一手一腳自己訂製種植架、採購材料、安裝設備,在數個月內就開設了科農舍,真正成為了一名『現代農夫』。」他笑言,作為一名現代農夫與傳統農夫無異,需要早睡早起、沒有假期,時刻悉心栽培作物。當看到作物從一粒種子茁壯成長,並以最新鮮的狀態送到餐桌上,當中的滿足感和成功感無法言喻。
目前,水耕種植漸趨普及,受不少消費者的喜愛。雖然香港的水耕種植場愈來愈多,估計逾50間,但Simon相信市民在後疫情時代會更加注重健康、了解食物來源,發展空間仍然龐大。「市場當然會有競爭,但只要努力去做,堅持作物質素,就能讓更多人認識到水耕種植的好處。屆時市場會有更多優質蔬菜供應,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。」